农用化学品污染防治研究室
化学品中心农用化学品研究室主要承担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价与污染控制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药等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行为归趋、环境毒理及生态效应研究;农药环境安全评价与风险评价技术研究;环境激素类农药等新污染物识别筛选技术与污染过程研究;农用化学品减量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30名,其中,正高级职称3名,副高级职称5名,中级以下研究人员22名,其中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人。围绕研究方向和目标,承担了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在农用化学品环境安全评价与污染控制技术方面,为国家农用化学品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化学品危害鉴别与暴露评估研究室
研究室下围绕化学品危害测试与鉴别、环境暴露模拟、新污染物监测与风险评估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开展体内外生态毒理测试及计算毒理预测研究,研发了EDCs等新污染物鉴别新技术,建立了化学品环境排放与暴露评估技术体系,发明了STP与多介质暴露预测模型。开发了二恶英等1000多种新污染物非靶标/靶标分析检测技术,并开展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为化学品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科技支撑。现有职工8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4人,1人入选生态环境领军人才、3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3人任生态环境部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专家委员。近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3项、863课题1项、环保公益项目3项、国家科技基础性课题1项、工程院咨询项目6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着20余部,授权专利60多项,制定30多项国家/环保标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
有毒有害物质环境健康研究室
有毒有害物质环境健康研究室定位与基础研究学科,围绕国家环境健康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管理”技术支撑能力为核心,主要开展环境与健康热点问题研究、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环境健康风险监控、新污染物人体暴露及健康影响、新污染物毒性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研究室已建成极具特色的环境与健康交叉学科研究平台,现有固定人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科研人员4人。承担国家和省市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申请/授权专利10余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
重点行业污染控制研究室
重点行业污染控制研究室一直紧密围绕国家管理需求,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控制技术与排放管理技术研究,是生态环境部农药等重点行业环境管理技术支持的主要机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开展农药行业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以农药等有毒有害污染物为研究目标,开发污染物去除新技术;开展农药等重点行业排污许可及综合整治管理技术研究;研发重点行业污染物识别、产排污核算及综合毒性评估技术。围绕研究方向和目标,承担了几十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近年来,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SCI论文30篇,出版专着4部,授权专利21项,发布标准5项,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拥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1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