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首页 > 研究团队 > 研究员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丁晖
        研究员

        丁晖,男,1970年11月出生,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个人简况:

        2001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获得农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植被群落生态学、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等领域研究。主持全国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试点工作,在全国建立了一批生物多样性野外监测示范基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基地,负责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主持全国植物多样性观测试点工作,建成了两个10公顷的森林大样地、20多个1公顷的小型样地及一批卫星样地,建立了全国植物多样性观测示范网络。主持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法规和政策研究,建立了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和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体系。作为专家组主要成员先后参加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14—2020年)》、“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三、四、五次国家报告”、《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第2版)《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3-2030年)》等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报告的编制。近期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项、环保部项目10多项,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多项。主持或参加制订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3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专着2部。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

        主要研究项目

        2012-2015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遗传资源经济监测评估方法与工具研究”(2012BAC01B01)

        2008-2012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物种资源监测网络构建和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研究”(2008BAC39B01)

        2014-2016年,主持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外来入侵动植物分级控制与管理研究”(201409061)课题

        2013-2015年,主持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优先区绿色发展的生态安全模式”(201309039)课题

        2015-2019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要外来有害生物传入风险及监测技术研究”(2015BAD08B01)子课题

        2017-2018年,主持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植物多样性观测固定样地的设置”

        2008-2012年,主持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外来入侵物种环境风险评估标准研究”

        2017年,主持环保部事业费项目“外来入侵物种监管立法研究”

        2016年,主持环保部事业费项目“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监督管理办法”

        2015年,主持环保部事业费项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实施进展评估”

        2013年,主持环保部事业费项目“互花米草对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主要论文论着

        陈水飞,李垚,葛晓敏,周旭,王乐,陈婷婷,丁晖*.浙江仙居典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地的群落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33(12):1109-1116.

        葛晓敏,唐罗忠,王瑞华,李勇,朱玲,贾志远,丁晖*.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生物量及其分解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7,26(09):1457-1464.

        陈婷婷,徐辉,马方舟,陈水飞,徐海根,方炎明,杨青,徐鲜钧,丁晖*.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尺度效应[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05):750-756.

        丁晖,方炎明,杨新虎,袁发银,何立恒,姚剑飞,吴俊,迟斌,李垚,陈水飞,陈婷婷,徐海根.黄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J].生物多样性,2016,24(08):875-887.

        丁晖,马方舟,吴军,雷军成,乐志芳,徐海根.关于构建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环境危害防控监督管理体系的思考[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31(05):652-657.

        丁晖,曹铭昌,刘立,卢晓强,李佳琦,陈炼.立足生态系统完整性,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精神解读[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31(05):647-651.

        丁晖,方炎明,杨青,陈晓,袁发银,徐辉,何立恒,严靖,陈婷婷,余朝健,徐海根.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地的群落特征[J].生物多样性,2015,23(04):479-492.

        丁晖,杨云方,徐海根,方炎明,陈晓,杨青,伊贤贵,徐辉,温小荣,徐鲜均.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J].生态学报,2015,35(04):1142-1154.

        丁晖,徐海根,吴翼,曹铭昌,雷军成,杨云方.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方法和案例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30(01):90-95.

        杨云方,丁晖*,徐海根,方炎明,陈晓,伊贤贵,徐辉,杨青,温小荣,徐鲜均.武夷山典型常绿阔叶林4个主要植物种群点格局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29(02):184-190.

        丁晖,徐海根,强胜,孟玲,韩正敏,缪锦来,胡白石,孙红英,黄成,雷军成,乐志芳.中国生物入侵的现状与趋势[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7(03):35-41.

        丁晖,徐海根.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价值评估——以江苏省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05):454-460.

        丁晖,石碧清,徐海根.外来物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02):92-96.

        丁晖,吴健,濮励杰等.生物遗传资源价值评估及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丁晖,秦卫华等.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及其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荣誉及获奖情况:

        2016年,物种多样性评估方法和重要物种繁育技术研究,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

        2011年,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技术及应用,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四获奖人。

        联系方式

        (025)85287059,nldinghui@sina.com

         

        主    办: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电  话:025-85287222 | 邮  编:210042 | 地  址: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备案号:苏ICP备110281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1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