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丧失和流失这一严峻局面对生物物种资源监测和保育提出的科学需求,强化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在生物物种资源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动态监测技术,生物物种资源数据挖掘和集成技术,生物物种资源综合评估技术,黄腹角雉、褐马鸡、白冠长尾雉等雉类、独叶草、桃儿七、鹅掌楸、八角莲、部分重点兰科植物、蒙古扁桃、四合木等濒危物种繁育技术,基于GIS的国家物种资源信息系统,典型区域生物物种资源动态监测和全国主要生物类群大尺度分布格局与预警分析等方面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可推广的生物物种资源监测评估和保育的技术方法与标准规范,为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生物产业发展、国家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技术保障。
课题一、物种资源监测网络构建和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研究
1、研究目标:针对国家生物物种资源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的科技需求,开发生物物种资源监测网络构建技术和监测技术标准,为在全国推广和应用监测技术提供指导。
2、研究内容:
(1)开发全国生物物种资源抽样统计方法和监测网络构建方案。
(2)开发植物多样性监测技术,包括指示植物的遴选技术,植物采样技术以及植物多样性监测的指标、方法。
(3)开发动物多样性监测技术,包括指示动物的遴选技术,不同动物类群的取样策略和采样技术,动物多样性监测的指标与方法。
(4)开发重要生物物种栖息地动态监测技术,包括栖息地动态监测指标、解译方法,濒危物种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技术。
(5)开发野生动植物贸易监测技术。
(6)开发监测数据内容描述与质量控制技术。
课题六、全国物种资源预测预警关键技术与示范
1、研究目标:针对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评估和预警的科技需求,开发生物物种资源评估和预警的关键技术,分析全国物种资源和主要珍稀濒危物种的分布格局与演变过程,完成《全国生物物种资源综合评估报告》,为国家物种资源保护提出对策建议。
2、研究内容:
(1)研究并建立生物物种资源大尺度分布格局分析技术、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空间空缺分析技术及保护等级评估技术。开发物种资源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预测预警模型。开发监测数据远程调用和安全管理技术,海量物种资源数据贮存、交换和共享技术,评估和预警信息可视化技术。
(2)构建全国所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以及主要维管束植物的分布数据集及其物种描述信息,补充和完善基于GIS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空间数据库,建立物种资源海量数据仓库,研制基于GIS的国家物种资源信息系统。
(3)分析全国维管束植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和主要珍稀濒危物种的分布格局以及100种重要物种资源10-30年来的演变过程;分析国家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重要经济物种的保护现状,及时发布禁止开发、限制开发、优化开发的物种资源预警信息;在完成项目成果集成的基础上,完成《全国生物物种资源综合评估报告》。